國足熱身總結報告:人員大問題 進攻大難題

國足熱身總結報告:人員大問題 進攻大難題
2023年10月18日 10:38 國內足球綜合

  記者陳永報道  1比2不敵烏茲之后,國足結束了10月份的集訓和熱身,至此,國足圍繞36強賽的系列備戰全部結束:從3月份開始,歷經6月份、9月份和10月份總計四次集訓,期間打了8場熱身賽,總戰績是3勝2平3負:勝緬甸、越南和巴勒斯坦,平新西蘭和馬來西亞,輸給了新西蘭、敘利亞和烏茲。

  遺憾的是,結束之際,我們多少有些茫然——11月份開始的36強賽,我們能打好嗎?這份茫然,和國足模糊的表現相關:揚科維奇的戰術思路大家都知道,但最終呈現出的過程極不穩定,其中最令人揪心的,是國足進攻的效率。另外,揚科維奇的用人有時候完全讓人看不明白,一方面偏愛“聯賽的替補球員”,另一方面國足的后腰、右邊翼衛等位置至今未找到合適的人選。

  或許,揚科維奇真的心里有底,畢竟,他一直強調“收集到了有用的信息”。

  很多球迷們總是稱國足戰術如今是“瞎踢戰術”,但其實揚科維奇的戰術設想還是比較清晰的。其一,陣型方面,3中衛的陣型,根據場上的形勢,會在343、442、541之間進行切換;其二,戰術要求方面,對陣不強于國足的對手要實行高位逼搶,而面對實力更強的對手則會主動回縮,比如對陣越南和對陣烏茲完全就是兩種打法。

  但幾個問題,讓揚科維奇的理想至少在備戰階段無法實現:

  其一,球員的執行力或者說能力,包括閱讀比賽的能力,實在是太一般了,根本無法完全貫徹揚科維奇的要求,此外,中國球員普遍更習慣4后衛的戰術也是一個層面的原因。

  其二,球員的表現非常不穩定,不管和越南還是和烏茲,上下半場的表現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,這種極其不穩定的表現,一方面和能力相關,另一方面和心理相關,自然也讓技戰術的實施和貫徹遭遇了大問題。

  其三,國足真正的陣地防守層面做得還算不錯,問題出現在兩個環節上:首先是攻守轉換的環節,9月份表現不佳主要是由攻轉守做得不好,逼搶不到位導致動輒就出現防線缺口,進而整個防線就面臨大問題,比如和敘利亞的比賽便是如此,而和烏茲的兩個丟球則是由守轉攻出現了問題,失誤釀成大錯。另一點,目前國足的進攻球員能力確實一般,比如艾克森老邁、武磊狀態不佳,幾個邊路球員表現也不穩定,打不出進攻,自然就踢得非常凌亂。

  揚科維奇最頭疼的其實也是進攻問題,他在幾次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都提及了這一點。

  或許,揚科維奇的技戰術要求略顯復雜了,不排除他高估了球員的能力,2003年齡段國青隊主帥安東尼奧似乎是另一個極端,他放棄了任何復雜哪怕稍顯復雜的要求,就是純粹的防守反擊,甚至可以稱之為“730戰術”,反而獲得了不錯的效果。

  8場比賽之后,揚科維奇恐怕必須要對國足的整體戰術給出更清晰的定位了,目前來看,進一步調低對國足的期望值,最大可能簡化戰術,或許是粗暴但有效的方向之一。

  和技戰術相比,用人才是更大的問題。國足已經完成了所有的36強賽前的熱身賽,但至今,我們仍舊找不到合適的后腰,也找不到合適的右后衛,其實其他一些位置也存在大大小小在問題,只是不像國足的后腰和右后衛兩大問題明顯而已。

  揚科維奇在用人上還有兩種類型的對球員期待過高,讓人摸不清頭腦,這其實也加劇了國足用人問題的窘迫。

  最受外界詬病的,就是揚科維奇對于一些在聯賽中打不上主力的球員,給予了過高的期待。揚科維奇在考察聯賽這點上,其實非常勤奮,不僅是教練組,他本人也頻頻現身聯賽看臺,但目前看來,讓人疑惑的是,國家隊名單中許多在聯賽打不上主力的照樣能夠入選,而一些絕對主力卻沒有獲得機會。要知道,俱樂部主教練一定是最了解隊員的,一名球員在俱樂部無法成為主力,除了個別位置和外援競爭激烈相關,要么是能力存在短板,要么便是穩定性上有缺陷。揚科維奇或許希望滄海拾遺,但更多的情況下,在聯賽中都無法穩定出場的球員,狀態大概率是無法保證的。

  另一點,則是揚科維奇對中國球員在不同位置上的可塑造性,給予了不切實際的期待。既然打三中衛,需要邊翼衛,那就從適合邊翼衛的球員中去尋找,而不要想著去大幅度改造球員。方昊和陳蒲便是其中的典型:兩名球員都是明顯的攻遠大于防守,且前鋒球員處理球和后衛隊員處理球習慣上存在根本不同,比如前鋒隊員未必會保證成功率,三次有一次精妙傳球便是好球員,但后衛要求100%的成功率,十次有一次失誤就可能釀成大錯。換而言之,右翼衛的選擇寧可改造右后衛,哪怕無法實現兩翼齊飛的理想狀態,也遠勝過造成想法美好,現實卻是錯漏百出。

  或許,經歷了8場比賽之后,揚科維奇對球員的情況可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,11月份的36強賽,國足或許也可以找到最合適的戰術和最合適的球員,只是在這之前,球迷們內心一定是無比忐忑的。

推薦閱讀

閱讀排行榜

體育視頻

精彩圖集

秒拍精選

新浪扶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