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新華社
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2015年3月,《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》頒布。八年多來,中國足球沿著足改方案指引的方向持續邁進,取得了一定成果,但也存在執行不力、出現偏差等問題。
中國足協原高層、多位原中層和足球從業者涉嫌腐敗,使得中國足球改革發展遭遇挫折。
16日,中國足協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舉行,中國足球應當以此為契機,重振精神,反省自我,梳理過往,照亮未來。

10月16日,宋凱(左一)在大會上發言。當日,中國足球協會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,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執委會和主席、副主席。宋凱當選新一屆中國足協主席,孫雯、袁永清、楊旭、許基仁當選中國足協副主席。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
新華社記者近日采訪數十位足球從業者、專家,他們直指中國足球目前存在的問題,并給出真知灼見。
足改顯成效
——足協“脫鉤” 邁出協會實體化第一步
2016年,“足球運動管理中心”撤銷,中國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“脫鉤”,成為社團法人,“兩塊牌子、一套人馬”的組織構架成為歷史?!懊撱^”后的中國足協在行業規劃、機構設置、人員聘用、外事出訪、財務和市場開發等方面都有自主權。這也為其他體育項目協會實體化提供了借鑒。
——中青賽成功舉辦兩年
由教育部、國家體育總局、中國足協主辦的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已舉辦兩年。來自學校、體校、俱樂部青訓梯隊、社會青訓機構的球隊均可參賽。這項賽事是體教融合的重要成果。
——中國女足時隔16年再奪亞洲杯冠軍
2022年,中國女足第九次奪得亞洲杯冠軍,時隔16年再次站上亞洲之巔。
不過,在2023年女足世界杯上,中國女足的表現凸顯了她們與世界女足的差距,與足改方案中“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強隊”的目標仍有距離。
此外,中國隊在2023東亞足聯U15男足錦標賽中奪冠,成為中國青少年足球的亮點。
——鄉村足球綻放活力
以貴州“村超”為代表的鄉村足球綻放活力,向外界傳遞了精神富有的快樂情緒,是“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”,是在推進全民健身、實現全面小康、實施鄉村振興、開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的新時代中國農村新故事。
近年來,我國縣域足球雖有資金短、場地少、人才缺等困難,但總體呈現積極發展態勢。

這是7月29日拍攝的夜幕下的“村超”總決賽現場(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
——足球場地不斷增加
2022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顯示,全國足球場地有13.59萬個,其中十一人制場地3.12萬個,七人制場地4.32萬個,五人制場地6.14萬個,沙灘足球場140個。
足改方案中提出的“新建2個國家足球訓練基地”目標已實現——中國足球(南方)訓練基地和中國足球(北方)訓練基地分別在??诤痛筮B揭牌。
——足球專業人才持續增長
中國足協于2019年成為亞洲第二個獲得職業級教練員認證資質的國家協會。根據中國足協數據,目前中國有A級教練員講師3人、B級11人、C級37人。全國有8萬名注冊教練員,其中7萬左右是C級和D級教練員。
——支持足球改革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
除了足改方案,《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(2016-2050年)》《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(試行)》《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》《中國女子足球改革發展方案(2022-2035年)》等足球相關文件出臺,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文件,足球發展有了日趨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。
困惑與難題
——社會認可度不高
內蒙古足協主席劉俊清說,足改方案落實不徹底,改革發展短板較多,地方行政部門未把足球列為改革專項工作的情況較為普遍。內蒙古對足球教育文化價值的認可度不夠高,普遍存在對足球文化發展重視不夠、措施不力的狀況,行業發展目標與球迷及社會期待不能同頻共振,持續深化足球改革受到制約。
此類情形在中國多地同樣存在。
——地方足協建設乏力
某省足協官員認為,希望中國足協對地方足協改革有更為有效的支持。目前各級足協頭重腳輕,越往下生存空間越小,缺乏造血能力。市縣級足協多無實體,只有一塊牌子,工作很難開展,甚至無從開展。足球的城市屬性很強,部分城市足協強勢而省級足協弱勢,后者地位尷尬。
劉俊清說,部分地方足球管理體制改革步履維艱,一些基層足協和足球組織普遍面臨市場開發資源不足、綜合協調力度不夠、收入來源不穩定、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;不少基層足協在自身建設、工作運行、保障機制上未形成固定模式,普遍積極性、主動性較差;基層足球發展多為有情懷的足球愛好者發起組織;行政部門支持力度弱;足協作為社會組織,認同度普遍偏低。
——職業聯賽發展遭遇瓶頸
某職業俱樂部投資人說,聯賽發展不好,國家隊就是無根之水;目前俱樂部普遍缺乏造血能力。
此外,不少俱樂部的欠薪和歷史債務問題依然嚴重。
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李培說,不少足球俱樂部成為公共資源(以土地為主)交換平臺。當無法通過俱樂部獲得公共資源時,部分母公司果斷甩掉這個包袱。這也是近年來數十家足球俱樂部解散或退出的主要原因。
受“金元足球”影響,加之轉會市場長期被幾家經紀公司和個人把持,球員價格長期虛高。包括備案在內的足球經紀人各項制度不夠完善,一定程度上助長了“虛火”。
——青少年足球功利性尚存
劉俊清認為,青少年球員“過早專項化”、訓練目標“單維化”、訓練和管理模式“成人化”、重比賽忽視技戰術等問題依然存在;“錦標主義”在青少年比賽中仍占主導,導致“領導要成績,組織要人才”的矛盾時有發生;體教融合不充分,校園足球與專業青訓體系銜接不暢;多數俱樂部沒有完整青訓梯隊,足球人才培養出現斷層;基層足球人才缺口較大。
艾倫足球學院青訓主管艾倫·雷納德談到三個問題:一是青訓俱樂部互相挖人現象泛濫,有的甚至全國掐尖挖人,損害了球員啟蒙俱樂部利益。二是各級足協組織的比賽多為賽會制,高質量比賽缺乏。三是適用于社會青訓俱樂部的場地少,新建場地手續繁瑣,運營費用高。
某職業俱樂部投資人說,青少年賽歷混亂且低級重復,打亂了孩子訓練、學習、生活節奏。
此外,青訓補償機制和聯合機制補償執行不力,損害了青訓機構利益。
李培說,上大學是不少足球青少年的終極目標,他們通過拿等級證書實現該目標,但往往拿到證書就結束足球生涯。
武漢市萬松園路小學體育老師鄧世俊說,國家層面的青少年聯賽有了,但基層競賽體系還亟待完善;踢球的孩子文化學習跟不上,讀書的孩子沒時間踢球,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刻不容緩;由于缺乏教練培養體系,雖然很多師范類體育院系學生畢業后參與校園足球推廣,但不具備足球教練員資質,其知識結構無法滿足校園足球開展;由于缺乏固定賽事,裁判員普遍缺少鍛煉平臺、水平低下。

這是2022年7月10日,在第一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(浙江賽區)男子小學U11組比賽中,杭州濮家小學的小球員楊皓元(右二)與浙江鴕鳥足球俱樂部的小球員趙奕瑞(右一)拼搶球權。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
——中國男足連續5屆無緣世界杯
近年來,中國男足表現令人失望,連續5屆無緣世界杯,其能力作風、成績狀態同人民群眾期盼相距甚遠。
——腐敗現象敲響警鐘
多位從業者涉嫌腐敗,為中國足球敲響警鐘。
北方某市足協負責人認為,中國足球在用人機制、考評機制、監管機制等方面缺失或不完善,造成行業混亂,為腐敗提供空間。
足球該有的樣子
——樹立正確足球價值觀
足球專業人士說,中國社會的總體足球價值觀有些滯后,往往只認識到其在國際比賽帶來的榮譽價值,對其全面價值缺乏足夠認識,對足球運動的長期性、系統性、艱巨性認識不足,從而出現一些短視行為。競技成績其實是足球運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。通過足球的教育功能,可以提升人的全面發展。青少年參與足球不應是為了評定等級、升學加分,而是享受樂趣,達到以快樂教育培養人的目的。有了正確的價值觀,才能構建正確的規則體系等各種體系。
——中國足協做好體系搭建
廣西足協執委賈蕾仕說,中國足協應明確自己的定位是做好足球服務,做好基礎性工作,如完善聯賽、青訓、教練、裁判等體系。他舉例說,雖然現在已有中超、中甲、中乙、中冠等聯賽,但省市縣聯賽體系并不完善,足球強國有多達十幾級甚至幾十級聯賽,構成可持續發展基礎;同時中國足協要更接地氣,與各級足協建立工作體系,做好業務銜接;足協部門設置要科學化;將權力下放,更好地發揮執委會、會員協會的作用;各級足協事務應透明化、公開化。

7月7日,天津津門虎隊球迷為球隊加油。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
對于中冠聯賽如何與業余聯賽銜接,陜西長安聯合足球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說,可考慮既相互獨立又有序銜接的“雙金字塔”體系,即職業聯賽和半職業聯賽、業余聯賽各自構建獨立的聯賽金字塔體系,兩套體系間通過賽事成績和準入規定銜接?!半p金字塔”體系一方面給了有意向職業足球發展的城市、俱樂部、投資人、球員一個上升通道;另一方面,擁有獨立“金字塔”體系的業余聯賽通過賽事規則、球隊審核等方式,防止過多職業、半職業球員、職業俱樂部關聯隊伍下沉至業余聯賽,防止過多球隊為了升到中冠聯賽而巨額投入,避免影響普通足球愛好者參與業余聯賽的積極性。
——完善各級國家隊建設
專業人士稱,應完善隊員選拔機制,選拔為國效力愿望強烈、意志品質一流、能力作風好、年齡結構合理的優秀球員進入國家隊;建設國家隊人才庫,強化選拔科學性;統一各級國家隊技戰術打法;建立訓練監控評估體系,實現對各級國家隊隊員在俱樂部訓練、參賽數據的日常監控和評估等。
——增加青少年高質量比賽
鄧世俊說,應加強基層如市、區級競賽體系建設,如武漢市江漢區的“萬超聯賽”貫穿全學年,成為青少年球員成長平臺。通過學區整合,萬松園路小學將其場地、師資與學區內其他小學共享。
他還建議,探索師范類高校體育院系學生在大學期間獲得教練資質(草根、D、C乃至B級)的培養模式,將部分解決校園足球師資問題;大力培養學生裁判。
雷納德建議各級足協引進第三方賽事運營體系,鼓勵地區青少年賽事分級、全年持續舉行;對社會力量參與青訓給予場地政策、資金支持。
在青訓補償方面,專業人士建議,條件成熟時可設立第三方賬戶,制定相關規則,在完成相應的培訓補償和聯合機制補償后才能轉會,以此提高青訓機構熱情?,F階段加強監管,對拖欠青訓補償款項的俱樂部予以處罰。
——完善體教融合機制
對于體教融合,李培建議:一是明確體教部門的責權利。教育部門在義務教育階段做好青少年足球普及,體育部門負責進一步提高競技水平。二是建立監督評估機制。教育部門需完善校園足球各項目評價指標體系,加強內部監督評估機制建設,加強對專項經費的審計與績效評估,根據評估結果配置資源,對評估不合格單位進行督導整改或取消資格。中國足協具有評定裁判、教練和運動員等級權力,既要加強內部監督評估,還要引入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。體育部門應建立青少年教練員、裁判員和隊員數據庫,根據競賽表現進行監督評估,作為人才選拔和等級晉升依據。
——反腐應機制化
對于中國足球腐敗現象,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明說,中國足協決策機制須更加透明,同時引入外部監督制約機制。
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正航建議,加強事發前防范機制和事發后迅速整治機制建設。
他說,提倡各俱樂部建立內部督查體系,從法律層面來講就是企業合規建設中的反舞弊機制,這里的舞弊主要指假賭事項。體系建設含俱樂部內部舉報機制、內部審查機制及查實后的處理匯報機制。同時建議中國足協建立假球監督監察機制,對投訴舉報或通過仲裁委員會、紀律委員會聽證、處罰等過程中發現的可能涉嫌假賭的事件,進行獨立調查與追責,并與上述俱樂部的內部督查體系相銜接,涉嫌違法犯罪的直接移送相關偵查部門進一步處理。
還有法律界人士稱,中國足協應與公安部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。
南方某省足協主席說,應堅定不移地進行足球改革,按照足改方案提出的總體方向、要求、路徑走,如能扎實推進,各部門做好聯動,怎能做不好呢?
執筆記者:公兵、肖世堯
參與記者:蔡擁軍、王恒志、張澤偉、王浩明、張逸飛、趙建通